1. 網站首頁
      走進趣赢平台
      品牌故事
      新聞資訊
      產品中心
      戰略規劃
      投資者關係
      好孕專區
      社會責任
      人力資源

      精品養生

      【端午養生】蘊藏在習俗裏的養生之道,你知道嗎?

      來源: 日期:2022-06-02 瀏覽:249

       

      農曆五月初五,是我國傳統節日——端午節。

      據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,因仲夏登高,順陽在上,五月是仲夏,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,故五月初五亦稱爲“端陽節”。

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26.jpg


      端午節還被稱“午日節、五月節、龍舟節、浴蘭節、詩人節”等。


     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,人們最熟知的有吃糉子、薰艾葉、吃鹹鴨蛋、賽龍舟……其實,這些習俗中都蘊含着中醫養生的精髓。今天就來詳細瞭解一下!!


      圖片

      吃糉子——清熱除煩


      中醫認爲,糯米具有益氣健脾、開胃消食的作用。用來包裹糉子的糉葉更有講究,北方大都用蘆葦葉,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,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。
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24.png

      如:
      葦葉可以清熱生津、除煩止渴
      竹葉可以清熱除煩、利尿排毒
      荷葉能清熱利溼、和胃寧神

      總的來說,糉子有清熱除煩、助脾開胃的作用,特別適合初夏食用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鹹鴨蛋——滋陰清熱

       


      除了吃糉子,端午節吃鹹鴨蛋也是順應節氣的飲食習俗。在中醫裏,鴨蛋黃是一味滋陰的藥物,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在陽氣旺盛的時節,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溼熱。

       

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20.jpg


      圖片

      賽龍舟:氣血通暢

       


     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段。天氣較悶熱,人容易煩躁憂鬱。賽龍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,可增益心肺功能,調理脾胃代謝,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艾葉——驅毒除瘟

       


      民諺說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”端午節時,各地都有將艾葉插於門楣,懸於堂中的習俗。

      艾葉(也叫艾蒿)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,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。現代研究表明,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的確有殺菌消毒、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。

       

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17.png


      圖片

      戴香囊——防蟲祛病

           
      佩戴香囊是端午節的特色民俗,從中醫藥的角度講,也是一種防病治病的方法,屬於“未病先防”的範疇。

      自制端午香囊可用中藥蒼朮、藿香、吳茱萸、艾葉、肉桂、砂仁、白芷,每味各兩克,另外再加1克丁香。將這幾味中藥研細,然後放在布袋中,縫合好。

      可以佩戴在胸前、腰際或肚臍處,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、室內或車內。中醫認爲,有散風驅寒、健脾和胃、理氣止痛、通九竅的功能,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。

       

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13.png


      圖片

      雄黃酒——殺菌解毒

       


     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白酒或黃酒製成的。因其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,中醫還用它來治療皮膚病。在沒有碘伏和消毒劑的古代,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。

      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,雄黃酒不適合內服,外用也不宜長期使用。建議大家不要擅自使用雄黃酒。

      既然“端午節飲雄黃酒”只停留在記憶中的民俗裏,現在不如讓龜齡集酒成爲端午養生的新選擇。
      微信圖片_20220602093502.jpg
      龜齡集酒是一款有近500年曆史的養生酒,從誕生之初,明嘉靖皇帝時期,就集保健、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。龜齡集酒作爲滋補強劑,能夠滿足當代人的健康需求。

      養生並非一日之功,除了端午節之外,可以將飲用龜齡集酒融入日常飲食,在細滋慢養中改善身體狀態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400-118-1541